【透视】哈佛民调:美国年轻人对公共机构的信任度骤降,政府不服务民众
2010年10月,为了赢取客户,我把自己写的一个关于LaNina(注:拉尼娜现象)对国际焦煤市场的影响发给了美国的最大焦煤矿产商销售总监,建议他推迟签订年度长协。
根据《方案》,山西将取消矿业权价款评估备案核准、资源储量核查报告。取消煤矿六证中的《煤炭生产许可证》《煤矿矿长资格证》和矿长《安全资格证》等
截至10月30日,沿海六大电厂日耗煤量为53.3万吨,比9月底回升9.2%。而受季节性需求回升影响,预计11月份煤炭价格有望趋稳。今年前3季度,内蒙古动力煤平均坑口价格为130.80元/吨,同比下降9.53%。分析认为,由于近期北方气温继续下降及水电出力减少等因素影响,电煤需求有所回升。数据显示,今年10月,全区主产地动力煤坑口平均结算价格为129.54元/吨,环比下降1.68%,同比下降9.13%。
同期,全区电煤平均购进价格为150.05元/吨,环比下降2.80%,同比下降13.65%。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获悉,今年10月,内蒙古动力煤坑口结算价格小幅下降,电煤需求有所回升兖州煤业公告显示,1-9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.81亿元,同比下降28.9%。
今年以来,面对煤炭市场持续低迷、煤价大幅下滑的严峻形势,兖州煤业公司深挖内潜,强化管理,持续深化提质降本增效工作,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,经济运行态势保持基本平稳,安全生产持续稳定,企业影响力持续提升。加大改革改制、经营机制转换和资源整合力度,提高经济运行质量,创新销售手段,实现企业转型发展。深化内部市场化机制,三减三提、双创等活动推进力度,实现成本有效控制。日前,兖州煤业召开2016年经济工作汇报会
能源结构优化,经济结构调整,我国煤炭消费以年均2亿吨增长的时期已经结束,煤炭需求增速放缓或阶段性下降,将是行业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特征。而且,在8日公布的中国海关相关数据显示,中国10月份煤及褐煤1396万吨,而1月到10月为1亿7031万吨,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9.9%。
王显政还深刻分析了在推动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,煤炭行业在发展阶段、发展模式、发展目标、发展动力、发展约束、发展保障等方面呈现出的新趋势新特征,指出,我国煤炭资源的可靠性、价格的低廉性和利用的可洁净性,决定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,煤炭作为我国能源主体地位不会改变。上周,11月2日至11月8日,环渤海煤炭库存量由前一周的1710.7吨增加155万吨至1865.8万吨,环比增加155.1万吨,增幅达9.06%。提高质量、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,创新发展理念,推动行业发展由数量、速度、粗放型向质量、效益、集约型增长转变,由煤炭生产向生产服务型转变,提升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。虽然煤炭消费量在减少,但是,随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,中国煤炭工业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。
王显政表示,十三五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,煤炭行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、引领新常态,推进煤炭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集约化利用,围绕控制总量,优化布局。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今年10月底的中国国际煤炭峰会上就表示,煤炭行业进入需求增速放缓期、过剩产能和库存消化期、环境制约强化期和结构调整攻坚期,四期并存的发展阶段。如今煤炭供大于求的现状日益明显。煤炭消费量的减少也是中国为抵抗全球变暖而做的努力,今年6月底,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(INDC),承诺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。
就连本应为煤炭行业传统需求旺季的第四季度,到目前为止,仍是需求低迷,港口和电厂存煤水平都较高而且,在8日公布的中国海关相关数据显示,中国10月份煤及褐煤1396万吨,而1月到10月为1亿7031万吨,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9.9%。
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今年10月底的中国国际煤炭峰会上就表示,煤炭行业进入需求增速放缓期、过剩产能和库存消化期、环境制约强化期和结构调整攻坚期,四期并存的发展阶段。如今煤炭供大于求的现状日益明显。
王显政还深刻分析了在推动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,煤炭行业在发展阶段、发展模式、发展目标、发展动力、发展约束、发展保障等方面呈现出的新趋势新特征,指出,我国煤炭资源的可靠性、价格的低廉性和利用的可洁净性,决定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,煤炭作为我国能源主体地位不会改变。虽然煤炭消费量在减少,但是,随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,中国煤炭工业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。能源结构优化,经济结构调整,我国煤炭消费以年均2亿吨增长的时期已经结束,煤炭需求增速放缓或阶段性下降,将是行业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特征。王显政表示,十三五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,煤炭行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、引领新常态,推进煤炭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集约化利用,围绕控制总量,优化布局。提高质量、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,创新发展理念,推动行业发展由数量、速度、粗放型向质量、效益、集约型增长转变,由煤炭生产向生产服务型转变,提升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。煤炭消费量的减少也是中国为抵抗全球变暖而做的努力,今年6月底,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(INDC),承诺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。
上周,11月2日至11月8日,环渤海煤炭库存量由前一周的1710.7吨增加155万吨至1865.8万吨,环比增加155.1万吨,增幅达9.06%。就连本应为煤炭行业传统需求旺季的第四季度,到目前为止,仍是需求低迷,港口和电厂存煤水平都较高
产地方面,动力煤、炼焦煤和无烟煤主要煤种年初以来煤价累计跌幅分别为24%、17%和26%。而六大电厂方面,近期库存略有下降但整体仍有27天以上的存煤水平。
根据煤炭资源网统计,目前动力煤和炼焦煤亏损面按产能来看分别达到89%和91%,而按矿井个数来看达到96%和84%。其中,钢价综合指数10月累计跌幅达到2.2%,焦企由于库存压力及亏损严重,也在逐步限产。
而水泥方面虽然价格略有上涨,但涨幅相对往年也较为弱势。需求:旺季不旺,淡季更淡从煤炭及下游相关行业数据来看,15年金九银十几乎没有任何旺季因素体现。煤炭板块年末屡逆袭,但基本面无支撑,关注低估值及转型标的今年由于前期需求低迷预期,煤价累计跌幅超过20%,11月神华等大型煤企销售价格止跌,后期受阶级性因素影响及年末煤电谈判临近,煤价有望阶段性企稳。我们认为尽管本周港口和电厂库存下降,但存煤水平都较高,预计后期动力煤季节性需求虽将有所回升,但库存下降后煤价才存在上涨的可能性。
而电厂方面,11月逐步进入消费旺季,但本周六大电厂日耗煤量仍只有48.8万吨的日均耗煤量,较去年和前年同期分别下降11.3%和16.5%。从往年来看煤炭11-12月板块表现逆袭可能性很大,其中资金博弈可能是重要因素。
库存:港口电厂都不低,煤价上涨短期受制约15年需求较差的另一个反应是,往年大秦线检修阶段库存有望达到100-200万吨左右的库存下降,但15年行业反应平淡,目前存煤仍维持630万吨以上的高位,主要由于港口调出量的下降。11月9日讯,近期宏观数据显示,经济下行的压力仍较大,其前三季度煤炭相关下游中火电、钢铁和水泥产量同比分别下降2.2%、2.1%和4.7%,因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宽松始终持续,本周新华社发布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,提出今后五年新的目标要求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,而习主席也指出,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,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.5%以上。
但进一步上涨依赖库存的下降。其中12年和14年均明显跑赢创业板,但煤炭目前上涨没有基本面支撑(往年往往伴随煤价上涨),我们也将密切观察数据的变化,建议重点关注低估值国企及转型较为成功的民企。
受此影响,4季度及2016年稳投资产业链需求好转的预期也有所加强。煤价:前3季度下跌20%以上,亏损面达90%以上15年以来煤炭市场需求疲软,煤价持续回落,目前各煤种价格已回落至2005年前后的低位水平。只有沿海运价10月中旬最低点以来累计上涨11%,不过并没有配合火爆的港口调出量和锚地船舶数(11月5日秦皇岛港锚地船舶数仅33艘)。其中,港口方面:秦港5500大卡动力煤煤价累计下跌31%至358元/吨,环渤海动力煤指数最新报价379元/吨,年初至今下跌28%
尽管电力企业的电煤库存同比下滑,但是库存可用天数与去年同期相差无几,可见电企的日均耗煤量偏低,导致电企主动降低煤炭库存水平。这意味着煤电长协谈判难以支撑煤价。
受前三季度动力煤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,目前火电上网电价的下调预期强烈,市场普遍预计国家发改委今年年内就会正式下调全国火电上网电价。下游电煤消耗再度走弱10月底,下游电企日均耗煤量曾有所回升,但好景不长,本月初下游日耗再度走弱。
截至11月4日,沿海地区主要电力集团合计日均耗煤量回落至45.8 万吨,存煤可用天数为28.54天,合计电煤库存为1307.30万吨,较上周同期减少22.6万吨,较去年同期偏低130万吨。近日,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正式发布,绿色发展的理念是核心内容之一。
「小礼物走一走?雪碧可乐来一罐!」
还没有人赞赏,支持一下吧
哇~真是太棒了